top of page

​關於我。與存在取向心理治療

莊微白

心理諮商/治療到底在做什麼?

是不是心裡「有病」才需要找心理師?

要把心裡的祕密都講出來,好像很可怕……

其實,人生的路難免曲折,每個人都有可能遭受困頓,墜入心裡頭怎樣都過不去的境況。那不見得是「有病」,而是心靈深陷泥淖,暫時無法靠一己之力掙脫。很多時候這樣的處境,夾雜著內在心理資源還沒辦法應對外在環境挑戰的僵局,也是來自於與周遭關係的隔閡、在關係中的受苦;或許困擾的對象正是身邊親友,也或許親近關係中總會帶入各自的需求、盼望對方無條件的接納,往往難以平心靜氣好好討論、或從中得到真正需要的幫助了。

我認為心理師的任務,就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,提供專業的傾聽與陪伴,與來談者一起尋找各種面對、或解決困擾的可能性,一同探索人生方向,促進覺察自身處境,協助找到、與創造來談者所想要的生活。

也有可能,來談者是承受著原生家庭創傷、或不幸遭遇的傷痕,使其生活深受影響,難以如常運作。如此更需要心理專業來協助梳理創痛,拾回內在安全感,開拓所需資源,以緩步踏上生活軌道。

或者,來談者遭逢生老病死,面臨著無可迴避的存在處境,質疑、也渴望尋找人生的意義。

在這當中,或許沒有神奇的魔法可以一下子找到答案,但有我—存在取向的心理師,真實地伴你同行,尊重你的意願與步調、去選擇何時說你想說的。我也會真誠的投入其中,回饋我的所見與感觸。在這雙向的諮商關係當中,一起體會人生的五味雜陳、酸甜苦辣、不堪無奈與甜美感動。相信這樣的關係質地,會喚起一個人內在的自主力量,從自己手中把握生命,也找回與周遭關係的連結。
 

1900527_588523804564636_1621137494_o.jpg

適合的對象(關於存在取向心理治療)

發展危機、悲傷失落(受苦的人)、面臨死亡、生命抉擇(重大轉變)、尋找生活意義、希望改變現況、存在邊緣(臨終、失去活著的勇氣)、缺乏自我認同(Corey, 2009)。

我的應用與理解(關於存在取向心理治療)

長期投入存在取向心理治療,源自於我的人生經歷與體會,相信人們藉由對自身處境的覺察與追問,就有機會將死亡、孤獨、抉擇、焦慮、無意義.....等等面臨存在深淵的戰慄,轉化為投入當下、投入生活的動力。雖不強調治療技術,但涵容所有適合案主的技術。因此多方涉獵,逐漸將創傷治療、人際溝通等技術融入存在取向態度,藉由真實的諮商關係,引領案主發現人生處境,拓展好奇心與覺察,為自己決定並負責。

專業證照與學歷/

經歷/

台灣諮商心理師證書:諮心字第004265號
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 碩士

微白心理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

中崙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

希望種子創傷復原中心 諮商心理師

衛生福利部員工協助方案心理師

政治受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據點–台北據點/心理諮商

衛生福利部 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療癒照顧補助審查委員會/審查委員

促進正義轉型委員會  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照顧支持台北據點/心理協談

促進正義轉型委員會 政治受難者與家屬身心需求訪談工作

促進正義轉型委員會 密集照顧計畫審查委員會/審查委員

基隆市政府委託家庭重塑處遇服務方案心理師

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強制親職教育方案心理師

臺北女子看守所 專任心理師

桃園市家防中心 合作心理師

新北市家防中心 合作心理師

衛生福利部員工協助方案心理師

台北城市科技大學 情緒與性別平等兼任講師

馬偕護專生命關懷事業科 悲傷輔導兼任講師

衛生福利部照管人員訓練課程講師

​各機關學校心衛演講

專長/

存在取向心理治療

死亡悲傷與創傷

(政治暴力、性創傷、童年創傷)

原生家庭、人際與親密關係失落

情緒與壓力、人際溝通

多元性別

無意義感

成癮、焦慮

生涯抉擇、自我探索與成長

© 2020 by  Chuangweipai, Proudly created by Wix.com 

bottom of page